流行性腮腺炎高发期到了 早期症状与流感相似易被忽视
原标题:流行性腮腺炎高发期到了 早期症状与流感相似易被忽视
秋冬交替之际,流行流感正是性腮腺炎相流行性腮腺炎(简称“流腮”)高发的季节。有些家长对流腮知识了解不多,早期症状认为流腮是易被多数人都会得的小病,休息几天就能痊愈了,忽视没有及时就医治疗,流行流感结果造成严重的性腮腺炎相后果。为此,早期症状市疾控中心专家给家长们普及一下流腮的易被相关知识。
海峡网12月13日讯(泉州网记者 张沼婢 通讯员 陈婷婷 张燕红)秋冬交替之际,忽视正是流行流感流行性腮腺炎(简称“流腮”)高发的季节。有些家长对流腮知识了解不多,性腮腺炎相认为流腮是早期症状多数人都会得的小病,休息几天就能痊愈了,易被没有及时就医治疗,忽视结果造成严重的后果。为此,市疾控中心专家给家长们普及一下流腮的相关知识。
流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,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唾液传播,全年均有可能发病,以冬、春季为主,人群普遍易感(尤其是≥10岁儿童),在人群聚集的场所容易引起暴发,特别是学校(托幼机构)。
流腮早期有咽痛、头痛、畏寒、发热等症状,和普通的流感很像,难以引起家长们的重视。进展期的主要症状为单侧或双侧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肿大,使得下颌骨边缘不清,肿痛明显,表面灼热多不发红,同时因唾液腺管的堵塞,进食酸性食物促使唾液分泌时,疼痛加剧,腮腺肿大通常持续7—10天。流腮严重的还可并发睾丸炎、卵巢炎、脑膜炎等。流腮潜伏期14—25天,患者腮腺肿大前7日至肿大后9日约2周时间内具有传染性,尽管有人看起来腮腺并无肿大,但在潜伏期的患者与隐性感染者同样也具有传染性,这也是最容易让人防不胜防的地方。
孩子患上流腮怎么办?泉州市疾控中心提醒:“除了及时就医,还需向学校报告,对患儿进行隔离治疗至腮腺完全消肿。病情较轻的患者一般居家隔离治疗,应多让孩子卧床休息,给予流质饮食,避免进食酸性饮料,注意口腔卫生,餐后及时漱口,家中注意多通风,并谢绝探访和串门。患者污染的饮食餐具都需煮沸消毒,腮腺炎病毒抵抗力低,一般以常用的消毒剂如84消毒液等按普通浓度配置擦拭物体表面就可以达到消毒目的。”
接种含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的疫苗是预防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,可预防流腮的麻腮风疫苗是自2008年以来由国家免费提供的一类疫苗,一般在孩子18—24个月大的时候接种,错过的现在也可补种。另外在流腮流行期间少带易感儿童去人群密集的密闭场所。
(责任编辑:热点)
-
学生点好菜,站在人脸识别系统前刷一下脸,即可完成身份验证、支付、取餐,全过程不超过5秒。近日,全市首个“智慧食堂”在泉州科技中学浮现,既让学生用餐更便捷,也让家长可以远程监督, ...[详细]
-
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宣传中心 钟艳宇“医生,孩子摔破膝盖用酒精消毒疼得直哭,咋办?”“消毒液过期了还能用吗?”“被猫抓了要打疫苗吗?”……这些日常问题,几乎每个家庭都遇到过。随着健康意识提升,越来越多的家 ...[详细]
-
前列腺增生是男性常见的疾病之一,主要表现为尿频、尿急、尿不尽及进行性排尿困难等症状。前列腺增生主要发生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,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。据统计,男性到60岁时前列腺增生发病率超过 ...[详细]
-
当地时间10月9日,波兰安全局搜查了“北溪”爆炸案嫌疑人沃洛迪米尔及其妻子在华沙的住所。此前,德国方面指控沃洛迪米尔涉嫌参与“北溪”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。沃洛迪米尔的辩护律师透露,波兰国家安全局官员受检 ...[详细]
-
据中国海事局网站消息,清澜海事局发布航行警告,10月10日7时至10月11日18时,南海部分水域进行军事行动,禁止驶入。 ...[详细]
-
记者从市财政局了解到,今年以来,泉州共计发放价格补贴财政补助资金6540.05万元,其中,价格临时补贴4135.3万元,节日价格补贴2404.75万元,惠及68.93万人次。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 ...[详细]
-
白露时节不少人有口干咽干的困扰,这与“秋燥”有关系吗?另外,很多人认为多喝水就能防秋燥,这种说法是否正确?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杨涛表示,白露的时候北方空气湿度下降,昼夜温差增大,这时候人体 ...[详细]
-
吴声栋开着农用拖拉机松土近日,记者在晋江安海镇人力资源市场四楼“创业驿站”见到了吴声栋。如果不是有人介绍,很难相信这位皮肤黝黑、正在拖地的小伙,就是返乡创业的复旦大学博士。&l ...[详细]
-
成都蓉城危机来了 3大王牌合同快到期却未续约 已被申花海港盯上
2025赛季的中超,成都蓉城打出了真正的黑马气质,目前26轮过后,16胜7平3负,积55分,仅仅落后榜首上海海港2个积分,排名第二,本赛季依旧有很大的争冠希望。成都蓉城战绩如此高光,自然离不开主帅徐正 ...[详细]
-
司机高速路上突发疾病 绿色救援通道开启 送医仅用时数分钟本报讯 记者 黄枫 通讯员 黄佳丽)司机在高速路上突然发病呼吸不畅,无法继续驾车,同车人员都不会开车只好报警求助。高速交警立即采取措施,紧急开辟 ...[详细]